零件毛胚铣18个面,钻28个孔,再经车、磨等8道工序,一气呵成。在差速器左右合件车间,戴着厚厚近视眼镜的张毅正在给身边的十几名徒弟现场传授技艺。
“别看张毅这么年轻,他可是咱们集团公司的首牌工匠大师,公司大多数产品由图纸转变为成品,他都功不可没!”湖北三环车桥公司副总经理郑乐启介绍说,张毅自2004年进入公司后,凭着对机械加工的热爱,勤学苦练,从一名“门外汉”成长为公司的首席技能大师,身上闪耀着诸多桂冠——
襄阳市2014年职业技能大赛数控铣工一等奖、三环集团公司先进工作者、襄阳市青年岗位能手、襄阳五一劳动奖章、襄阳市首席技师、享受市政府专项津贴人员等。
天下无难事,只要肯攀登。
看到师傅几分钟就能调好机床,自己却得忙活几个小时甚至半天,刚接触机床的张毅十分迷茫。师傅鼓励他说:“只要肯下苦功,没有学不会的!”从那时起,他就带着一股韧劲开始练习,从机床按钮、卡尺的熟悉开始,每晚加班到深夜,从一天生产40件开始增加,两个月后终于达到了师傅的水平,一天能生产80件。
熟练地使用数控机床必须记住机代码,而且每个品牌机床的机代码不一样。十几年来,张毅先后背下了6-7种机床的机代码,自学的机床操作、编程、电器等书籍,摞起来高达1米多,但他慢慢啃下来了,光笔记就记了6本。
“光看书不行,实践才能出真知。”2005年,公司引进了一台先进的国产数控机床,并把调试操作的任务交给张毅。为了尽快学会使用,他一个指令一个指令地实践,但当他按说明书把程序编好再试,却发现程序与走刀位置不一致,反复调试都存在问题。“晚上回家睡不着觉,怎么也找不出问题的原因。”说起这件事的时候,他脸上露出了一丝微笑。经反复与厂家的技术人员联系、沟通,最后发现是程序的格式有问题。
2007年,公司引进了日本进口的“立式加工中心”车床,除了记机代码,还要掌握70-80个操作面板按钮符号。公司领导交待可以暂不生产,张毅为了早一天给公司创造效益,边记边操作,边操作边熟悉,硬是两周就掌握了操作要领。有一次,机床出现撞刀问题,刀还在零件里,机床急停后不知如何恢复,操作不当又怕弄坏机床。经过查找资料和反复实验,张毅终于找到了解决方案。
张毅(右一)
“公司给了我很多荣誉,我要名副其实。”这是张毅经常说的话。10多年来,他先后带出了100多名徒弟。公司会操作数控机床的,大部分是他的徒弟,还有些是他徒弟的徒弟。公司引进新设施都是由他负责调试,然后再教别人。
“原来使用普通机床,一名工人一天只能生产75件左右,现在使用数控机床,一天能生产150件,劳动强度还减小了。”公司工会主席陈立权说。
2007年9月,公司引进了10多台数控机械加工设备,主要生产与北汽欧曼、陕重、柳汽等公司配套的差速器总成。在调试过程中,有道工序需要5把车刀,刀片磨损后产品的内孔与外缘差加大,产品就可能达不到标准,因此,只有在生产过程中不断换刀片。
“要这样生产浪费太大,必须改进。”虽然生产线在运转,但张毅吃不香睡不安,只有这一个念头。
为了不影响生产,同事们下班了,他接着干,困了就在桌上趴一会,醒来继续干。经过反复试验,10多天后,他完成了线上工序的改进,把5把刀具换成3把,用同一把刀既车内孔又车外缘,既减少了刀具的用量,又减少了产品的误差,产品的次品率从30‰下降到7‰,仅此一项每年就为公司节约10万元。
湖北三环车桥公司全景
作为公司的首席技师,张毅平均每月要把25份机械图纸变成产品,从调试生产设备到提高产品合格率,从优化生产工序到提高生产效率,他都勇挑重担,大胆革新。
“张毅多想想,我们就能少加班。”同事们如是说。
以前差速器左右壳合件的加工需要2个磨床,一个磨轴承位,一个磨法兰面,需经2道工序,每个磨床一个月需要一个砂轮。有时为赶工期,同事们都得加班加点干,张毅看在眼里急在心里,通过反复研究加工零件的结构,他终于找到了解决方案。现在采取连车带磨方式,使用一个磨床一个车床,两个床同时运转,既省时又省料,一年节省5万元。
2015年,一客商急匆匆前来定制产品——曼系前桥支架。该支架要求误差为0.01毫米,相当于头发丝的五分之一。因工艺路线长、材料硬度高、精度要求高、产品基数大,同事们纷纷说这是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。
“为了公司的长远发展,这个任务必须接下来!”张毅斩钉截铁地说。他主动请缨,带领团队从集成工装、程序选配、更改工艺参数等入手,连续调试36小时,反复实验几十次,终于找准症结,然后根据零件的特点,大胆改进刀具,采用复合型夹具,优化了工序,生产效率由一天30件提高到了60件,每月可多生产900件,一举破解了生产“瓶颈”,达到了客商要求。
“我跑了十几家企业,都因难度大、时间急,不敢接下这项业务,张技师,好样的!”客商高兴地竖起大拇指。